01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9 > 01 >

感觉的构建与讲述中国的方法——论李敬泽的文学创作

作者: 颜水生

摘要: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深刻转型,据美国学者李怀印所说,“不满于近代中国表达中的宏大叙事和目的论,1990年代和2000年代的新一代史学家日渐倾心于探究地方事件和日常现象”①,实际上,这种对宏大叙事和目的论的不满在1980年代的文学领域就已经出现了.李敬泽在1984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到小说选刊杂志社工作,后又调到人民文学杂志社工作,他十分熟悉19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状况,他在1990年代以后又以批评与创作融人了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潮流,并作出了自己的独特贡献.2017年,在《青鸟故事集》(译林出版社)和《咏而归》(中信出版社)两部作品集中,李敬泽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立场”,表达他对古代中国历史的独特思考,他主动背离以往的宏大叙事和目的论,强调历史是在多种多样的想象和幻觉的冲突中展开.李敬泽尝试在嗅觉、视觉和听觉中重新“讲述中国”,以真实的故事构建丰富的感觉,实践他对“讲述中国”的多维思考.法国哲学家于贝尔曼认为本雅明在《过渡录》中提出了“一种现代性与神话同时并存的局面”②,李敬泽在《青鸟故事集》和《咏而归》中也是如此,他把孔子的穷厄与苏格拉底和耶稣的临难相比较,强调孔子使“中国精神”和“中国文明”得到了升华;李敬泽一方面试图与西方现代理性相抵抗,另一方面又尝试批判当下流行的缅怀王朝神话的复古情绪.

上一篇: 大城市使人清醒——潘向黎访谈
下一篇: “我”所创造的世界

Copyright © 2004-2015 《南方文坛》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110046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