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扎根大地 抒写时代—— 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西获奖者座谈会讲话和发言选登

发布时间:2020-09-03 16:44:00

编者按:9月2日,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西获奖者座谈会在南宁举行。会上,本届骏马奖获奖者潘红日、李约热、莫景春,相关单位部门负责人分别作了发言。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范晓莉就如何繁荣民族文学艺术创作,打响“文学桂军”品牌发表了意见。她强调,广西民族文学创作要坚持为时代抒写、为人民放歌,用丰厚文化滋养为民族培根铸魂,不断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现将座谈会上讲话和发言的主要内容摘编刊登。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范晓莉

今年的第十二届骏马奖全国共有376件作品和19名译者参评,评选出的25件获奖作品,广西作品占据3席,获奖数量位居全国首位。尤其值得欣喜的是,我们不仅收获了分量最重的长篇小说奖,而且25部获奖作品中惟一一部人口较少民族文学作品,就是广西的毛南族作家作品。奖项的取得,标志着当代广西文学从“高原”向“高峰”迈进。

广西作家在本届骏马奖上的收获,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成果展现,既凝聚了作家个人独特性的思想创造,更得益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支持。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各项支持保障力度,为出精品出人才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态。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走近新的伟大历史时刻,既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在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为这样的历史时刻书写、放歌,是我们这一代文艺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广西文学创作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党的二十大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选题,作家们要深入践行“四力”,眼睛向下看、步子向下迈,以扎根人民的态度增加作品的深度厚度,全景式记录中华民族砥砺奋进的脚步,多侧面地反映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用丰厚文化滋养为民族培根铸魂。

要坚持尊重文艺创造与加强组织引导相统一。围绕持续打造文学桂军品牌,在选题立项、创作生产、打磨提升、推广传播等环节投入力量,在导向把关、资源整合、队伍组织、跟踪管理等方面加强统筹,全力推进创作生产,齐心合力打造精品。

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完善“文学桂军”的人才梯队,加大名家名作的宣传力度,夯实下基层采风创作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在各民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创造中讲好广西故事、中国故事,在各民族人民深邃宽广的心灵世界中弘扬中国精神。

本届骏马奖收获的佳绩是广西文学创作再出发的新起点,新的高度和新的壮美风光在等待着我们,让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吕 洁

长期以来,广西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牢记初心使命,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出一批又一批具有广西特色、彰显桂风壮韵的优秀作品,获得包括鲁迅文学奖和骏马奖在内的各类国家级文艺奖项,为广西争了光,为民族文化强区建设作出了贡献。这次获奖的三位作家,就是他们当中的优秀代表。

我区少数民族文学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少数民族文学寄予厚望,并给予大力支持。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出精品、育人才,在正本清源上展现新担当,在守正创新上实现新作为。

   

广西作家协会主席 东 西

这次获奖的两位作家红日和李约热都曾兼任驻村第一书记,置身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写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以点滴的细节见证大中国的变化。另一位获奖者莫景春是一名高中教师,教学之余,到毛南山乡采访,写出了毛南山乡的巨变和向美向善的人心。从这几位获奖者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题材拓展给他们的创作带来的进步以及突破。他们扎根基层,从大地吸取营养,在人民中寻找灵感,拥抱生活,深入调查研究,不怕苦累,勤于思考和阅读,谦虚地向老百姓和同行学习。在作家红日的笔记本上,既有做第一书记的工作安排,也记录着从老百姓那里听来的故事,还不忘写下自己的灵感和作品片段。

一个巨变的时代,给文学提供了足够的养分,我们理应写出更多伟大的文学作品。我们既要以此次获奖为契机,激励创作,又要认识到与伟大作家的差距,再接再厉、再出成果、再立新功。

    

河池市文联主席 获奖长篇小说《驻村笔记》作者潘红日(瑶族)

2015年,我主动报名参加驻村扶贫,当年10月被任命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黄金镇寺门村第一书记。在驻村两年时间里,我进入到第一书记的角色中去,和乡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一道亲身参与并经历了精准脱贫攻坚各个环节的工作。

我白天工作,晚上写作,驻村结束离开寺门村时,我完成了长篇小说《驻村笔记》的创作。作品能获奖,这既是评委对我这部作品题材和质量的认可,也是对我个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态度的肯定,我认为文学创作同样需要“驻村”。

两年驻村激发了我的创作灵感,丰富了我的创作素材,拓宽了创作视野,拉近了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思想上得到了洗礼,艺术上得到了提高。今后,我将更加自觉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创作出更多群众欢迎的精品佳作。

    

《广西文学》副主编 获奖中短篇小说《人间消息》作者李约热 (壮族)

《人间消息》获奖,我感受较深的一点是,要写出好作品,还要继续“深扎”。

我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到广西文联的扶贫点任第一书记。大新县2018年要脱贫摘帽,文联的扶贫点三合村2019年要脱贫摘帽,这两场硬仗让我赶上了。

这两年,我有三多,一是走路多,两年来我走遍三合村十个自然屯的每一条路;二是入户多,上千次入户,记录了四百多户三合村所有贫困户和部分非贫苦户的家庭情况;三是拍照多,我电脑里存有两千多张跟三合村有关的照片。三合村的一切,既在电脑里,更在我心里。两年扶贫的点点滴滴,最后凝成两个字“荣耀”。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中,收集了很多素材,我期待,接下来的作品,成为又一本新的《人间消息》。

   

河池高中教师 获奖散文《被风吹过的村庄》作者莫景春 (毛南族)

《被风吹过的村庄》获奖,我非常激动。因为习近平总书记5月份刚给我们毛南族整族脱贫作了重要批示。作品获奖,这既是我个人的光荣,也是毛南族同胞的光荣。

我们毛南族人口不过十来万,文化非常脆弱,有些随着时间的流逝将慢慢消失,如果不及时整理记录,那在不久的将来,真的难以找到了。作为一个作家,我有责任去挖掘它们,用文字把它们记录下来。

这些年来,我正是怀着这样的初心,将自己的笔尖触及毛南山乡的村村寨寨,记录风土人情,记录民族灵魂深处最珍贵的东西。

新时代给少数民族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新时代的乡村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创作素材。我将以这次获奖为新的起点,更加坚定文化自信,永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写脚下的土地,写身边的生活,创作出更多作品,讴歌这美好的新时代。

上一篇:喜报︱广西3部作品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下一篇:范晓莉在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广西获奖者座谈会上要求 为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强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Copyright © 2004-2015 《南方文坛》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1100467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