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现在的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3 > 04 >

“历史是精神的蒙难”——对当下文学史思维的思考

作者: 何同彬

关键词: 文学史 历史化 思维 精神 学术体系 生存处境 文学教育 教育方式

摘要:

“假如没有文学史……”,陈平原先生做出这一假设的目的是为了“认真思考‘文学史’的生存处境和发展前景”,进而“直面如何进行有效的‘文学教育’这一难题”。②但这一目的是否可以实现呢?正如他苦心孤诣地追怀古往今来的“文学课堂”③也不可能为文学找到恰当的教育方式一样,“假如没有文学史”的假设也绝不可能让我们真正反思我们的文学史思维的弊端和困境,因为这样的假设以及由此展开的学术路径仍旧在“历史化”的巨大阴影中。对于一个文学研究者而言,甚至对于所有和文学相关的主体而言,“假如没有文学史”是一个根本无法直面的根澡洼问题,这一假设的后果绝不会仅仅是陈平原先生归纳总结的“知识破碎”“误入歧途”、“固执己见”等浅表性的困境,而是很可能从根基处摧毁这个看起来庞大、合理的文学学术体系及其建构的各种形式的认同机制。毋庸讳言,假如没有文学史,我们很可能就一无所有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在历史有选择的庇护下发言,离开这种庇护我们就会失语,或者我们根本不具备离开这种庇护的勇气……

上一篇:批评杀手——何同彬印象
下一篇:“新生代”军旅小说整体观

Copyright © 2004-2015 《南方文坛》编辑部. All Rights Reserved 桂ICP11004672号-1